- 中國國安部周日晚發表文章稱,有外國教授在境外非政府組織支持下,藉「生態治理保護合作」等名義,非法採集、竊取中國重要自然保護區的地理、氣象、生物等敏感數據
- 文章又指有外國大學在境外非政府組織支持下,與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單位開展合作,並「採取利益拉攏、色誘等方式拉中方人員下水,指使其配合竊取保護區各類數據」
- 有關部門在調查後指,「該非政府組織背景複雜,此次實為某西方大國以開展項目合作為掩護……非法蒐集中國自然保護區核心敏感數據,對中國生態安全造成嚴重危害」
中國國安部周日晚(5月12日)發表文章稱,有外國教授在境外非政府組織支持下,藉「項目調查研究」、「生態治理保護合作」等名義,非法採集、竊取中國重要自然保護區的地理、氣象、生物等敏感數據,為「國家安全帶來風險隱患」。
國安部周日晚在微信公眾號發表文章《警惕綠水青山下的「諜影重重」》,稱「保護生態資源數據安全是每個公民的義務和責任」,又要求國民警惕各種疑似間諜行為。文章舉出案例,指有自稱某國教授的境外人員以「跨國學術交流」為名,並允諾提供豐厚報酬的情況下,招攬本地人帶領,在中國的國家級濕地保護區、林場等地,安裝了多個用於「考察生態環境」的儀器設備,建立多處小型觀測試驗場,「非法大量採集了中國重要自然保護區地理、氣象、生物等敏感數據」。
文章指,在國安部根據線索追查下,這名教授「對其以學術合作為掩護,蒐集、竊取中國非傳統領域安全數據的事實供認不諱」。國家安全機關隨後會同有關部門,對這名教授等涉案人員「進行處理」。
文章又稱,有外國大學在境外非政府組織支持下,與中國西南地區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科研管理單位開展自然生態領域科研「項目合作」,並「採取利益拉攏、色情引誘等方式拉中方人員下水,指使、脅迫其配合非法竊取中國自然保護區各類敏感數據」。有關部門在調查後發現,「該非政府組織背景複雜,此次實為某西方大國以開展項目合作為掩護,在未經中國任何部門批准的情況下,非法蒐集、竊取中國自然保護區核心敏感數據資源,並通過違規在自然保護區核心區域安裝氣象站、佈設紅外相機設備、開展GPS測繪、竊取涉密電腦資料等方式,獲取中國重要自然保護區大量地理、氣象、生物等敏感數據及圖片資料並向境外傳輸,對中國生態安全造成嚴重危害」。
文章也檢討道,指個別生態環境領域事業單位,在收集、儲存、處理本地生態環境相關數據的過程中存在一定洩密風險隱患;個別生態環境資訊系統存在後門漏洞,「成為境外敵對勢力竊取中國敏感涉密數據的重要攻擊目標」。
國安部強調,重要自然保護區的地理、氣象、生物等基礎數據,是中國獨有的寶貴數據資源,與中國「生態安全、生物安全、數據安全」等密切相關,未經審批非法採集和跨境傳輸上述敏感數據的行為,危害國家安全和利益。國安機關將堅決打擊針對中國生態環境領域數據竊密活動,協助維護中國生態安全,又呼籲國民如發現有非法採集生態環境數據、伺機破壞生態環境的線索,以及其他危害國家安全的可疑情況,可向當局舉報。
新聞來源:中央電視台